开栏语
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在民族危亡的抗战岁月里,无数仁人志士将对家人的牵挂、对家国的赤诚,凝于笔端、落于信笺。
展开剩余56%今时今日,我们翻开纪念馆馆藏的珍贵家书,邀普通百姓轻声诵读。这里有 “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” 的铮铮誓言,有 “烽火未熄,归期难许” 的柔肠百转,字里行间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的紧密交织,是亲情温度与爱国情怀的深刻共鸣。让我们循着这些滚烫的文字,重忆那段山河不屈的岁月,在诵读中传承精神,在共情中凝聚力量。
勿怪儿之不肖(给母亲的信)
慈母亲:
来信敬悉,儿平安,勿念。
儿为了革命——抗日救国,多年未寄分文到家,致母亲生活更苦,心殊不安。惟今如不抗日救国,民众将永无翻身之日,故儿愿牺牲一切奋斗到底。“家中甚然困苦”,不言(可)知,望母亲能以儿为光明事业努力,勿怪儿之不肖,安心教养弟弟。致联溪叔与天渊之信,顺便夹上,乞即设法交予。父亲抵厦,待厦门战事结束后,当即修禀问安,并催促其从速回家一视,祈勿介虑。以后凡关于吾乡征收各种捐税,均各告以儿已回国投效,请其准免征收。
此致敬请
康安
儿沈尔七叩禀
五月十七日
朗诵者:
北京市民 肖建瑞
背景:
沈尔七(1914—1941)原名沈庆炬,福建晋江人,中国共产党党员。1930年到菲律宾工作和学习。九一八事变后,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。1938年初,率领由华侨组成的“菲律宾华侨抗日义勇队”回国参战,编入张鼎丞、邓子恢等领导的新四军二支队。以后最低利息配资网,他为筹集资金,支援前线,受党的派遣三次出国。1941年在广东东江地区,与敌人激战中壮烈牺牲,时年27岁。
发布于:北京市融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