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考虑采购60架KF-21浙江省配资公司,这种可能性真的很高,但是只会被歼-35吊打
最新消息显示,印度正认真考虑将韩国 KF-21 战斗机纳入多用途战斗机(MRFA)项目,计划采购 60 架,涵盖 4.5 代和 5 代版本。这一选择出乎外界意料 —— 此前因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,印度已明确放弃美国 F-35,市场普遍猜测其会选择俄罗斯苏 - 57 或自研 AMCA 战斗机,如今转向 KF-21 的动向,引发广泛讨论。
这一决策背后透露出多重信号:
印度对俄罗斯苏 - 57 或存不满。苏 - 57 虽定位五代机,但隐身性能与航电系统相较中美同类战机存在差距,可能让印度对其作战效能缺乏信心,尤其是对机载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存疑。
自研 AMCA 项目进展滞后。因技术复杂与资金问题,AMCA 多次延误,短期内难以交付可靠的五代机,迫使印度寻求外部解决方案。
展开剩余64%对获取 F-35 彻底失去希望。关税争端与美国严格的技术转让限制,让 F-35 对印度遥不可及;而在地缘政治压力下,印度急需快速获得隐形战斗机,KF-21 凭借相对成熟的设计和较快交付周期,成为填补战力空缺的选项。
采购 KF-21 暗藏多重风险:
对美依赖未减。KF-21 的核心子系统(发动机、雷达、部分航电)均来自美国供应商,印度仍可能面临关键技术与零部件供应的限制,存在 “被卡脖子” 的隐患。
5 代版本技术存疑。KF-21 的 5 代版本尚处早期研发阶段,隐身性能与整体技术成熟度不确定性高,项目进度可能遥遥无期,技术风险不容忽视。
不过,韩印军火合作的基础为这笔潜在交易提供了便利。韩国曾向印度出口 K9 自行火炮,双方在技术与后勤保障上建立了信任;且韩国愿提供技术转让与本地化生产优惠,对印度发展国产航空工业具有吸引力。
即便如此,KF-21 作为 4.5 代至 5 代的过渡机型,与中国歼 - 35 相比仍有明显差距:在隐身性能、传感器融合及整体作战效能上,均难以企及歼 - 35 这一成熟五代机的水平。若印度最终采购 KF-21,面对歼 - 35 时可能陷入技术劣势,难以
应对现代空战的复杂需求。
当然,KF-21 较低的采购与维护成本浙江省配资公司,以及韩国的技术分享立场,对印度确有吸引力。印度或许希望借此平衡与美俄的军事合作,同时为 AMCA 项目争取时间与技术积累。但需清醒认识到:即便引入 KF-21,印度空军仍需在战术运用与体系建设上加倍努力,否则在歼 - 35 等先进对手面前,KF-21 恐难占据上风。
发布于:江西省融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